安全教育

我眼中的煤矿工人

发布时间:2020年09月16日

浏览次数:

 

在各行各业中,若论辛苦和危险,煤矿必定位列其首。所以很多人不太喜欢这个行业,也不太喜欢这个行业的人。

的确,这个行业的工作危险、辛苦、环境恶劣、不好找对象、容易患职业病、工作枯燥、被别人瞧不起,似乎有数不完的缺点。很少有人愿意到煤矿工作,甚至不愿提及这个行业,他们吃不了这个苦,承受不住这样的危险。这倒不怪他们没有这么强大的内心,很多刚到煤矿工作的工人也无法适应。

然而对于长期在煤矿工作的工人来讲,所有的艰苦都已经算不得艰苦,他们已经习以为常。井下的环境很差:潮湿,很多地方还有积水;工作面的煤尘特别重,就算不是去干活,到井底走一趟,回来同样是灰头土脸;就算是地面,如若没有搞好绿化,也同样是煤尘飞扬。

下井前必须带好矿灯、自救器。虽然不是很重,但要从上班到下班,背着走一天,也会很累。从井口到井下工作面,经常要走好几公里路。到达工作面了还不能立即工作,得由瓦斯工首先监测各处的通风情况,等待瓦斯工检测完以后才能开始忙碌的一天。

煤矿工人有充足的精力干完一天的活,煤就是他们心灵的寄托,是他们实现自身价值的空间,他们用这些锻造着自己的故事,他们有理由为自己的工作和付出感到骄傲。在井下煤海里,煤矿工人找到了自己努力付出的价值所在。

井下干完活,到下班后升井,上来满身都是煤泥。工友们认不出对方的脸,只能根据脸型轮廓和声音互相辨识。放下矿灯和自救器就钻进澡堂,放开热水呼呼啦啦地冲一个热水澡,才畅快。只是那脸上的黑灰,怎么洗,都觉得洗不净。刚来煤矿工作的工人不适应,后来就习惯了,这些留在身体的黑色,渐渐融进了他们的心灵和生命。

或许因为这样,煤矿工人被送了一个特殊的称谓“煤黑子”,然而煤矿工人也不生气,大大方方地接受了,还经常以此自称,言语中透露出十足的自信。

长期跟煤打交道的工人们对黑色有一种近乎依赖的情感。他们喜欢黑色,几天看不到黑色总会觉得心里缺少了什么。这种情感甚至影响了他们的审美,所以在评判个人品格的时候也多以黑色品格为最佳。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悲观,反而代表着他们崇尚的黑色品格,稳重,包容,大方,豪爽,艰苦环境下工作的煤矿工人,形成了其特殊的群体品格。这种品格一旦形成就成了工友们共有的行为规则和行为方式,它甚至影响一个企业的生产力;这种群体品格会逐渐外化成一个企业的品格,它也影响了一个团队的凝聚力;这种群体品格又直接对应着这个行业的心态,并影响整个行业的走向。

在危险的行业中让他们对生命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敬畏。他们更加懂得爱惜生命,也更尊重生命。他们爱护小动物,矿区周围的花草树木他们都给与精心的呵护。很多流浪狗流浪到矿区就不会再离开,它们在这里可以找到更多的食物,都是矿工为它们留下来的。这是在不知不觉中锤炼出来的文化素养,这种文化素养通常被称作“博爱”,其本身就是可贵可敬的。

在以黑色品格为支撑的群体品格框架之下,煤矿工人还有很多特殊的人文构建,这些也是煤矿所特有的却又很容易被忽略的文化景观。人们往往重视与实际所能看到的盈亏数据表格,却往往忽略了这些作为行业支撑的精神内涵,但这并不影响这些精神内涵的价值。

毫无疑问,黑色品格渗透到了煤矿工人的生活。在平淡的生活中,煤矿工人还善于过出不平凡的日子来。他们把业余时间利用起来,组织各种文娱活动,就图个乐呵!

他们的生活,简单而又复杂,复杂而又简单。对于煤矿工人,跟他们相处久了,也自然有些真挚的情感。对这些一个个真诚的汉子,他们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最辛苦、最危险煤矿。

如果要问我谁是最可爱的人,我会回答煤矿工人!

他们只是社会中极其普通的一个群体,甚至很容易被人遗忘。但是他们尽他们自己最大的努力来过好他们的日子。他们顶着危险,干着最辛苦最累的活。细细回想,他们普通的人生中还有那许许多多的优点和亮点,在如此平凡的工作中,他们也有绚烂的人生。


主办单位: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内蒙古局 中文域名: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内蒙古局.政务

政府网站标识码:bm34030003 举报电话:0471-6291320 调度值班电话:0471-6648989

地址: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华大街55号 邮编:010010

京ICP备2021014797号    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778号

Copyright 2003-2023, All Rights Reserved    网站技术支持:聪智网络

微信公众号